有两句俗话说:根好苗才壮;根靠叶养,叶靠根长。植物的根系就好比是作物的嘴,作物的根系长得好、长得壮、能顺嘴吃了,苗株才能变得长得快、长得壮,作物才能更好地生长茎叶和开花结果。
因此,要想作物长势好、产量高,促根、养根、壮根管理就一定不能少!
下面直接给大家介绍农作物促根、养根、壮根的田间管理方法和技巧。这篇文章直接给大家重点阐述,这样大家看起来会比较简单点。
一、选对土壤与合理轮茬
土壤是蔬菜根系生长根本的因素,而且土壤恶化是造成蔬菜根系生长不良或造成蔬菜烂根死根常见的原因。
土壤环境条件差(如黏重、板结、沙大、土浅、酸化、盐碱、积水等),那么蔬菜不仅不能生长出发达健壮的根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水肥吸收能力,而且蔬菜的根系更容易出现生根慢、扎根难、根系短、根数少、根势差、根系弱的问题,同时也更容易发生闷根、烂根、病根、死根以及畸形根、伤损根、腐烂根、变色根等问题,而且往往蔬菜地下的根系出现了问题之后,前期我们发现不了,等到发现根系出问题以后再补救就有些迟了!
因此,种植蔬菜选好土壤这是促使蔬菜根系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旺盛的一步。一般来说,种植蔬菜应当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通透、排灌方便、酸碱平衡(中性)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同时,绝大部分的蔬菜都怕长期重茬种植,因为重茬不仅会加重土壤中的土传病虫害程度,也会造成土壤中某一种或某几种营养元素的缺少,这样蔬菜也是形成发达健壮根系的,所以,种植蔬菜应当实行轮茬种植制度,比如说与禾本科粮食作物轮茬,如果有条件能够实行水旱轮茬效果会更好!
二、合理施肥保障根系健康生长
一方面是要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之所以要尽量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特别是比较差的农田),是为了肥料使用时在肥料种类、肥料配比、肥料用量上的合理准确性,同时在肥料使用上能够给作物提供既精准(避免用量过大或不足)又全面的养分(避免部分养分缺失),尤其是可以避免作物因缺少中微量元素而出现生长异常或根系生长受抑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要加重对有机肥的重视。我国绝大部分的土壤中都是普遍存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或有机质含量不足的情况的。很多农田里的农作物长不好,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导致作物根系生长与伸展困难、容易闷根、烂根有密切关系的。而在农田中尽量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比如说商品有机肥、发酵腐熟的各类农家粪肥、堆肥、绿肥以及秸秆还田等),既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也可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又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活动与肥料养分的分解转化,又可以抑制土壤中各类病虫害的传播危害,这对于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苗株生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般来说,如果使用农家肥,每亩每次用量掌握在8-10方左右,如果是秸秆还田,每亩每次秸秆还田量掌握在300公斤左右即可。
第三方面是要重视对微生物菌肥或菌剂的使用。很多农田中的作物之所以经常发生土传病害或根基部病害(如根腐病),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土壤中有害病菌规模过大而有益微生物菌群体不足造成的,也就是土壤有益菌微生物打不过有害菌微生物、病菌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在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上,每个季节如果能使用2-3次的菌肥(或者用菌剂进行灌根),这样就能让土壤中的有益菌占据主导地位,而有益菌对抑制有害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土传病害或根际部病害、烂根、死根等问题会大幅减少,而且增施菌肥和菌剂对促进根系健壮发育、改良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养分分解等都有好的效果。
三、调节土壤环境能增强根系活力
作物根系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以及根系的生长活性的强弱与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与土壤的温度、湿度、透气度、酸碱度等是密切相关的。下面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依次说下这几点:
一方面要注意土壤的温度。一般来说,比较适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温度是15-30度,其中22-25度左右的温度环境是根系生长活性较好的温度环境。当土壤温度低于12度以下或高于30度以上时,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就会受抑制,比如说根系生长缓慢、生根数量少、根系吸收活性弱等,如果当温度长时间低于0度以下或高于35度以上时,这时候就很容易造成作物的根系受损受伤,从而诱发作物出现冻根、烂根、死根、死棵的问题。因此,在温度低12-15度以下时尽量不要种植各类农作物,当温度高于33-35度以上时要注意对农作物进行遮阳降温处理,尽量把土壤温度调控在15-30度这个范围内。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注意一点,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有一个温度差,这个温度差大于在2-5度左右,那些种植蔬菜大棚(尤其是反季节种植)的农民朋友应当特别注意这一点。
第二方面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土壤的湿度,也就是土壤的含水量高低,这与咱们农民朋友田间浇水与排水有关。土壤的湿度过大,容易造成土壤缺氧不透气和土壤养分大量下沉流失,这对作物根系生长与吸收来说非常不利,容易造成作物闷根、烂根、死根问题。土壤湿度过小,作物又会因为土壤干旱缺水而出现苗株生长不良或根系干缩等。一般情况下,保持土壤65-75%的土壤湿度是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也比较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因此,大家在平时田间浇水管理上,要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天气降水状况、土壤的黏性与沙性大小以及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量大小等进行灵活浇水,浇水较好的方法就是少量多次、小水勤浇、顺沟隔行浇水、膜下浇水且浇水要见干见湿,作物生长前期(生长慢、需水少)勤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干燥点比过湿好),作物生长中后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适当增加浇水量供水充足,但浇水时一定不可全田大水漫灌,作物根基部有病害时不能串浇,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浇水时,一定要选择晴天上午土温与水温差不多的时候浇水(晴天上午浇水有利于快速提高地温),以防水温与土温相差过大而导致根系因冷水刺激发生损伤(如皱缩、炸根等)。
第三方面要注意土壤的透气性。作物根系的生长、呼吸与吸收等活性能力,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而且新根的生长(尤其是毛细根等)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如果土壤透气性比较差,如土壤板结或土壤积水过湿等,这不仅会大幅降低根系各方面的活性,而且还会造成根系发生闷根、烂根、死根等问题,还会造成根系出现根少、根粗、养分吸收能力变差等问题。因此,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咱们大家应当注意通过增施有机肥、菌肥、勤划锄中耕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以此来促进根系更快更好的长根、更深更稳固的扎根。
四、粗杨主侧根根管理不能偏
一方面是主根和毛新根的养护不能偏。在种植农作物时,要以培养发达健壮的主根为主,毛细根不能当做养根的重点来抓(比如说经常使用激素类药剂等),因为主根入土深,受外部不良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的影响小,而毛细根入土浅(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中),浇水和温度变化对它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把毛细根当做养根的重点,虽然短时间内毛新根增多会让作物根系吸收能力更强、苗株长势更好,一旦遇到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的剧烈变化,就很容易造成这些毛新根大量萎枯死亡,从而直接大幅削弱和影响到作物的长势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作物产生吸收障碍、生长迟缓或苗株萎焉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不同生长阶段的根系养护不能偏。在作物根系养护的具体管理上,大家在底肥中适当增施一些磷肥、钙肥、锌肥、硼肥等肥料来保障作物主根、侧根、毛新根的同时生长发育,除此之外,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作物进入到开花结果的中后期时)可以适当冲施1-2次的硅肥、甲壳素、菌剂等功能性肥料,以此来保护和促进作物主根与侧根及毛细根的生长发育、延长根系的生命寿期,作物始终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水肥吸收活性。
五、注意加强对作物叶片的养护
俗话说“根靠叶来养”。作物的根系与叶片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土壤中的根系茎叶吸收运输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各类矿物养分,叶片再通过光合作用把制造出来的一部分有机养分转运给根系,这样二者才能整棵作物苗株始终处于健康良性更多生长状态。因此,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那些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民朋友,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时需要整枝疏蔓或需要打掉部分中下部的老黄叶时,一定不可图省事而一次性过量、过多的摘掉苗株上的叶片,如果作物苗株上的叶片数量不足,那么作物叶片光合作用制造与输送有机养分的能力也会同时大幅下降,这不仅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更会严重削弱根系的生长与吸收活性,从而造成作物长势由强变弱。除此之外,在作物遇到长势较弱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搭配芸苔素、杰甲壳素、碧护等功能性肥料喷洒叶片1-2次,以此来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进作物苗株和根系都能尽快复壮。
六、作物上的其他促根、养根、壮根管理
一,在作物播种育苗时,尽量采取育苗钵育苗进行护根育苗,在移栽定植前尽量进行控水蹲苗来进行促根和壮根,在定植栽种且幼苗缓苗成活后,要及时浅划锄松土2次,每隔7-10天进行1次,首次划锄深度2-3公分为佳,第二次划锄深度以5-6公分为宜,以此来促进幼苗快速的生根和深扎根。
第二,在栽种幼苗时,尽量在定植穴或栽种沟内撒入一些有益微生物菌,这样既可以预防土传病害,又可以促进新根生长。
第三,在作物移栽定植后,不要立即覆盖地膜,因为这样不利于根系吸氧生长(新根生长慢),建议大家在作物栽种后适当延后2-3天再覆盖地膜。
第四,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遇到根系受害后,如受低温影响或闷根等,建议大家用含磷、含钙、含锌、含硼以及甲壳素等肥料灌根1-2次,这对于增强根系活性、加速根系生长、促进受害根系尽快恢复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第五,在作物因根部病害出现苗株萎焉时,此时应当立即拔除根系查看到底是哪种病害所致,然后在针对性好类型用药早防早治,以防错误用药烟雾病害防治或造成病害情况加重。